
大連動畫介紹科學與藝術的關系(合-分-合)制作
三、美的巔峰:博弈的均衡點 本雅明在《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作品》中指出,“現(xiàn)實的那些非機械的方面就 成了其最富有藝術意味的方面,而對直接現(xiàn)實的觀照就成了技術之鄉(xiāng)的一朵藍色 之花。”①技術視域下的美學遐想里,影像藝術根植于現(xiàn)代工業(yè)和現(xiàn)代人的驚顫經(jīng) 驗,而技術文明催生的藝術之花,獲得了一種最強烈的生命力。布烈松把電影藝 術稱為“電影書寫”,在他看來,這是“一種運用活動影像和聲音的寫作”,他說,“我 們的眼睛太過思考、太理智。兩類實在:一是未加工的實在,由攝影機如實記錄下 來;二是我們所指稱并看見的實在,被我們的記憶和錯誤打算扭曲。問題是:借助 一部不像你那樣子去看的機器,令人看到你所看到的。
”②麥克盧漢認為,人類進入 地球村時代,“電子的速度會取消人類意識中的時間和空間。即使事件一件接一 件,也不存在任何延遲的效果。”尼葛洛龐蒂則指出:“人類進入了數(shù)字化生存的時 代”。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數(shù)字化的跨越、新媒介的出現(xiàn)、科 學的發(fā)展以及呈像技術的革新,使得理性的科學與感性的藝術之間,激情的文化 與多元的媒介之間,真實的世界與幻想的夢囈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而關于科學 與藝術,生活與影像,本土與全球之間,既存在著分野又消弭著邊界。
(一)互動:科學與藝術 藝術創(chuàng)作是一個運用物質媒介的手段把藝術家的審美觀念、審美意象和審美 情感傳達出來的表現(xiàn)過程,這就需要技藝或技巧。③動畫藝術在創(chuàng)作和詮釋過程 中,融入了創(chuàng)作者藝術的思維和靈感,借助了技術的手段和載體,將藝術的形象思 維和科學的邏輯思維結合,技藝的融合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借助技術和藝術的珠聯(lián) 璧合展現(xiàn)審美觀念是動畫藝術審美的特性之一。 福樓拜形象地把科學與藝術比作兩個兄弟,他感慨道:“越往前進,藝術越要 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者從山麓分手,回頭又在山頂匯合。”而“按照亞 里士多德的觀點,技術是和理性、正確知識相關聯(lián)的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④
在人類文明的早期,科學與藝術是合為一體的。近 代意義上的科學肇始于14 世紀至16世紀的西方文藝復興時代,與近代意義上的藝術出現(xiàn)的時間大致相同。 始于18世紀的工業(yè)革命成為人類發(fā)展史的一個重要事件??茖W的位置逐漸發(fā)生 了轉換,逐漸由邊緣走向中心,“科學”逐漸泛化為“科學主義”,并形成了與人文主 義的對峙。科技理性、工具理性等逐漸開始作為“技術”排斥著人的地位??茖W與 藝術分手,人文精神失落??茖W主義和人本主義的不斷發(fā)展使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變得緊迫和必要。20世紀藝術與科學經(jīng)歷了漫長的疏離與對峙,在世紀末終于華 麗地匯合。
然而仍有許多諸如如何揚棄、重新整合等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既指向 廣義的文化整合,又意味著多向度的技術手段的整合。 科學與藝術經(jīng)歷著合分一合的變化,意味深長。規(guī)律的發(fā)生總是呈現(xiàn)出相 似性,這種驚人的相似規(guī)律同樣體現(xiàn)在事物的發(fā)展上。 關于“科學與藝術”的關系,是一個曠日持久的爭論,隨著技術文明對人們Et 常生活的滲透,科技理性的影響無法忽視,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已經(jīng)成為時代發(fā)展 和文明進化的必然。16世紀科學與藝術的分道揚鑣使兩者在各自的領域中取得 了輝煌的成就,同時也給兩者帶來困窘??茖W的深宮與藝術的象牙塔的絕對分 離,使科學家和藝術家都感到孤寂和厭倦,所以此后的幾百年來,許多科學家便涉 足于藝術,而不少藝術家也開始垂青于科學。
轉載請注明:
大連flash動畫制作公司:http://www.haldonestatewines.com/city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