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社會對動畫制作很情緒很低調
此階段的韓國社會對動畫制作仍沒有投入過多熱情,隨著動畫公司對利潤的過分追求以及為別國動畫做外包的興起,立志于制作原創(chuàng)動畫長片的韓國動畫人的滿腔熱情慢慢冷卻。不久,社會發(fā)生動蕩,韓國電影界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嚴格的電影監(jiān)管制度出臺,許多影片被禁。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65年,兒童題材作品《那一片天空同樣悲傷》 (金秀容導演)成功上映,贏得了全社會對兒童電影的關心。

從1967年開始,兒童片的制作正式起步,其中主要包括怪獸類的《宇宙怪人王魔怪》、《大怪獸龍旮里》,以及著名動畫片《洪吉東》和木偶片《興夫和諾夫》等。后面這兩部影片作為動畫片和木偶片制作的開端在韓國動畫史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特別是《洪吉東》的成功上映,收到了意想不到的連鎖效應,帶動了《虎皮和石英巖》(《洪吉東》續(xù)片,1967)、《黃金鐵人》(1967)、《孫悟空》(1968)等作品的制作和上映,從而成為韓國動畫輝煌時期的開端。
1968年,《孫悟空》、《黃金鐵人》、《黃金蝙蝠》等片的先后上映帶動了動畫電影的成功。這一時期,韓國動畫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動畫制作市場初步形成,同時也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動畫制作精英。76圖2—47 《洪吉東》
4.韓國原創(chuàng)動畫低潮期(1971~1979)
《洪吉東》的成功帶來了韓國原創(chuàng)動畫的暫時復興,但是,1971年榮有秀導演的《虎東王子和樂浪公主》卻成了20世紀70年代最后一部長篇劇場版動畫片。由于原創(chuàng)制作能力有限,而國民對動畫又日漸喜愛,韓國電視臺開始從國外引進動畫片,美、日動畫特別是日本動畫一經(jīng)引進就吸引了大多數(shù)觀眾的眼球。韓國國內借助日本動畫名家手冢治蟲的代表作《鐵臂阿童木》的片名而制作的《雷電阿童木》,與1972年受日本怪獸電影影響而制作的《怪獸大戰(zhàn)》,雖然不是直接盜用,但一定程度上具有模仿成分,在日本動畫極具人氣的當時,反響均不是很好。以后的30多年,韓國逐漸成為世界三大動畫加工廠之一。圖2.48 《機器人跆拳V》
1976年,由金青基導演,首爾動畫制作的《機器人跆拳V》系列,在韓國國內原創(chuàng)動畫空白達5年之久時,收回了一部分被日本動畫稱霸的市場。除此之外,還有1979年林正奎導演、SunWoo廣告公司制作的《星空三劍客》??偟膩碚f,此時期的原創(chuàng)作品不僅數(shù)量少,而且很大程度上帶有模仿日本動畫的痕跡。
轉載請注明:
東莞flash動畫制作公司:http://www.haldonestatewines.com/city24/